▲ 吴建民
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《复兴之路》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提到: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。”这是总书记第一次言及“中国梦”,十分及时,也令人非常振奋!
梦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,世界各国的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中国也不例外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,他们当时的梦想是救亡图存,建立一个独立、富强、民主的新中国。这个梦想是他们追随中国共产党、投身革命的强大动力。为了实现这个梦想,他们前赴后继,不惜抛头颅洒热血,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梦想的强大威力。
今天的中国人同样是拥有梦想的。30多年的改革开放,让中国实现了大发展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很多人——其中绝大多数是默默无闻的人——作出了巨大贡献,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包括辛劳、健康乃至生命。他们在追求梦想的时候,尽管有时并不顺利,但他们坚忍不拔、不屈不挠,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,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。他们无疑是幸福的。
但另一方面,我们也必须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:一些人对金钱的崇拜渗透到了其价值观。与之相应,社会上相当一部分群体面临着信仰危机、诚信危机和公信力危机。三大危机的出现,跟这些人缺乏梦想、缺乏追求、缺乏宏大的理想和目标密切相关。对他们来说,物质欲望的满足胜过一切,精神上的追求变得无足轻重,这是非常可怕的。这种现实也从反面佐证了总书记现在提出“中国梦”是非常适时的。
在我看来,“中国梦”有着鲜明的特点:
其一是追梦的人多。中国今天的人口有13亿多,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过程中。如果社会一潭死水,缺乏生气,追梦的人就会少。在社会发生变革的时候,人们看到了自己可能发展的空间,追梦的人数就会大大增多。改革开放以来,大约有3亿农民工进城。对于有着浓厚乡土情结的中国人来说,农民要离开土地、离开家庭,决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。但是,3亿人最终下定决心进城了,那么,这其中一定是有梦想在支撑他们。也恰恰是这3亿进城的农民工,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变化,给整个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,这显示了“中国梦”的威力。
其二是梦想的内涵深。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,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。但是,在近代,中国落伍了,经受了长期的屈辱。这段曲折的历史,使得今天的中国人在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,有特别强大的动力,深知自己是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。这种强大的动力,会促使人们对于梦想的理解更加深刻,对于梦想的把握更加准确,对于梦想的追求更加坚定。
不仅中国人需要“中国梦”,放眼全球,世界也需要“中国梦”。毋庸讳言,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担心、忧虑,乃至恐惧。因为中国的块头太大了,他们不知道中国强大起来会干什么事情。如果我们通过各种传播手段,让世界了解一个个中国人关于“中国梦”的真实故事,那将会很受欢迎,因为人类的梦想总是相通的,让世界了解“中国梦”,可以减少中国崛起的阻力,加深世界对一个真实中国的了解。
说“中国梦”是世界的需要,还因为中国人做“中国梦”不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,而是与世界一道共同追梦,实现互利共赢。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、合作的发展。“改革”、“开放”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两个关键词绝非偶然。中国曾经是在人类历史上领先过1000多年的国家,为什么后来落后了?正如小平同志总结的:“封闭导致了落后。”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开放,必须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,必须开展国际合作。改革开放以来,有多少外国人来到中国,又有多少中国人走出国门,他们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,其中很多人取得了成功。而在30多年的大发展过程中,中国的经济增长也使许多与我们合作的国家广为受益,可以说,这是获益于对梦想的共享。
当前,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仍在持续,全球经济普遍低迷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会有力地拉动世界经济,推动世界经济的复苏。因此我们说,让世界了解“中国梦”,使世界共享“中国梦”的辉煌成果,在今天有着特别积极的意义。
(摘自2013年2月6日《光明日报》)